K型热电偶
![K型热电偶](/uploads/170510/1-1F51010201L56.jpg)
一、产品概述
K型热电偶作为一种温度传感器,K型热电偶通常和显示仪表,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。K型热电偶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中从0℃到1300℃范围的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的表面温度。
K型热电偶通常由感温元件、安装固定装置和接线盒等主要部件组成。
K型热电偶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廉金属热电偶,其用量为其他热电偶的总和。K型热电偶丝直径一般为1.2mm~4.0mm。
正极(KP)的名义化学成分为:Ni:Cr=90:10,负极(KN)的名义化学成分为:Ni:Si=97:3,其使用温度为-200℃~1100℃。
K型热电偶具有线性度好,热电动势较大,灵敏度高,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,抗氧化性能强,价格便宜等优点,能用于氧化性惰性气氛中广泛为用户所采用。
K型热电偶不能直接在高温下用于硫,还原性或还原,氧化交替的气氛中和真空中,也不推荐用于弱氧化气氛。
二、产品特点
简介检出(测温)元件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。必须配二次仪表,其优点是:
①测量精度高。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,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。
②测量范围广。常用的热电偶从-50~+1600℃均可连续测量,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-269℃(如金铁镍铬),最高可达+2800℃(如钨-铼)。
③构造简单,使用方便。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,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,外有保护套管,用起来非常方便。
2根据温度测量范围及精度,选用相应分度号的热电偶
使用温度在1300~1800℃,要求精度又比较高时,一般选用B型热电偶;要求精度不高,气氛又允许可用钨铼热电偶,高于1800℃一般选用钨铼热电偶;使用温度在1000~1300℃要求精度又比较高可用S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;在1000℃以下一般用K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,低于400℃一般用E型热电偶;250℃下以及负温测量一般用T型电偶,在低温时T型热电偶稳定而且精度高。
三、选型表
ITS-90国际温度标准(JIS C 1602-1995,ASTM E230-1996,IEC 584-1-1995)W | R | 规格 | 内容 | ||||
N | - | 镍铬-镍硅 K | |||||
K | 镍铬-铜镍 (镍铬-康铜)E | ||||||
1 | 安装固定形式 | 无固定式装置式 | |||||
2 | 固定螺纹式 | ||||||
3 | 活动式法兰 | ||||||
4 | 固定法兰式 | ||||||
5 | 活动法兰角尺形式 | ||||||
6 | 固定螺纹锥形保护管式 | ||||||
2 | 接线盒形式 | 防溅式 | |||||
3 | 防水式 | ||||||
4 | 隔爆式 | ||||||
0 | 16mm保护管 | ||||||
1 | 25mm保护管 | ||||||
2 | 16mm高铝质管 | ||||||
3 | 20mm高铝质管 | ||||||
设计序号 | |||||||
W | R | □ | - | □ | □ | □ |
四、热电偶安装注意点
(1)热电偶应尽量垂直装在水平或垂直管道上,安装时应有保护套管,以方便检修和更换。
(2)热电偶的冷端应处在同一环境温度下,应使用同型号的补偿导线,且正负要接对。
(3)测量管道内温度时,元件长度应在管道中心线上(即保护管插入深度应为管径的一半)。
(4)温度动圈表安装时,开孔尺寸要合适,安装要美观大方。
(5)高温区使用耐高温电缆或耐高温补偿线。
(6)要根据不同的温度选择不同的测量元件。一般测量温度大于100℃时,应选择热电偶,小于100℃时选择热电阻。
(7)接线要合理美观,表针指示要正确。